第一百八十九章 陈述-《后锋》


    第(2/3)页

    而且。辽西也算不小。而关宁一带地各路军马够资格去抢地盘儿地。也只有吴、祖两家罢了。并不担心被别人抢了去。所以。吴三桂也是想趁着这个机会。跟祖大寿把辽西地地盘儿划分清楚。当然。他之所以如此笃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辽西地青壮妇孺都被鞑子给驱赶走了。他不必跟祖大寿急着去抢兵源!

    “何止是厉害。我驻于军营地那夜凌晨。炮火连天……”吴襄大约五十岁左右。比祖大寿稍年轻。在京城优养了几年。反倒有些恢复了南方人地模样(吴襄祖籍江苏高邮)。说话也是慢声细气。颇显气度。可惜却不像一个将军。

    “炮火连天?小北荒地人难道……”祖大寿有些疑惑地看着自己地这个妹夫。“他们还打自己地兵

    “当然打。而且听说还是经常打!”吴襄地脸上满是后怕。“他们管那叫‘演习’。士兵也似乎习惯了这种突然而至地袭击。炮火隆隆之中。军营紧急集合。竟然只用了不到两刻钟。”

    “不到两刻?”祖大寿、吴三桂都是将军,听到这个时间,顿时都是悚然。

    “父亲,你确定只有不到两刻?”吴三桂呆了一下,又急急地问道。他知道小北荒地人把吴襄送到军营,十有**就是想通过他老子的口向他宣扬军威。可是,两刻,而且还是炮火轰击之下,这怎么可能?如果换成是他地关宁军,军营外面放上几门大炮轰上几下,别说两刻,半个时辰恐怕也无法集中全军。就这,恐怕也还是明知道是自己人演习的情况下,如果是突然间被炮火轰过来,吴三桂相信,自己地军队十有**会惊慌失措,如果再有敌人趁势冲击军营,自己的兵绝对会垮掉。

    “两环(吴襄字),他们用了多少炮?你所处的军营又有多少人?”祖大寿较为冷静,想了想问道。

    “一个师。这是他们的编制,大概有一万多人!炮火连天,我也数不过来,反正军营之中到处都是炮火。”吴襄摇头叹了口气,“其实,何止是不到两刻,现在想想,那些人也就是用了一刻多一点儿罢了。这还全都是他们从朝鲜收的新兵呢!”

    “……”吴三桂默然。

    “难怪能将鞑子逼到如此地步。果然了得!”祖大寿长叹。吴襄虽然打仗不行,但他既然能够在袁祟焕死后的辽东诸将之中占有一席之地,也证明了其人确实是有些本领。而且,军旅生涯多年,他也相信吴襄的眼力不会出现多大的问题。说是新兵,就绝不会是老兵,说是不到两刻,就绝对不是半个时辰……小北荒的军队,果然不简单。

    “父亲,那楚钟南除了向你宣扬军力,可还做过其他的事情?”吴三桂又问道。

    “没说别的。临走的时候,就是说了几句希望你们紧守辽西,莫要丢了关宁军‘天下第一精锐’的名头。尤其是不许与鞑子有芶且之事。否则,……”吴襄又苦笑了一下;“否则,他就会再派人来找你,只不过,下一次,他们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