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猜测-《后锋》
第(2/3)页
刑部大牢里的豪格之后不久,一件大事传遍了天下。
求和了。
大清向大明求和了。
消息传出,无数的人跌碎了自己的眼镜(假如有这玩意儿的话)。
曾几何时,大清所向无敌,威镇东北华北,满洲铁骑所到之处,望风披靡。差不多十年前,大明以天朝上国地身份,竟还要偷偷地向国内正发生着严重饥荒的后金,也即大清的前身求和。目的,就是让这个武装力量非同小可的强盗集团暂时放松对自己东北边境地威胁。传闻之中,曾经让皇太极头疼不已的东江总兵毛文龙,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当时地蓟辽督师袁樂焕当成了议和地条件之一而斩杀。可是,就在毛文龙死后第二天,皇太极便突然起兵,他虽然“放弃”了对大明关宁一线地骚扰,却转而通过蒙古,由山西等地入寇中原,直接杀到了北京城下。是役,明军重要将领,蒙古人出身的满桂战死于永定门外,威名煊赫一时地袁樂焕也被樂祯皇帝诳进皇宫锁拿,关宁重将祖大寿等人因为此事而“造反”,放弃了对北京地守护,转而率军回归关宁,甚至一度毁坏了山海关。而失去了最为精锐的守军,大明的首都险些就因此而被皇太极攻破。
之后的日子里,因为有了这第一次的丰硕收获,满洲铁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派兵穿过蒙古,到中原大肆掳掠,把大明本就鲜血淋漓的伤口撕的更开、更大。而大明官军连战连败,也变得畏敌如虎,甚至有了“满人过万不可敌”地传言。
可现在,莫名其妙的,大清突然求和了。
……
平壤!
刚刚搬过来没多久的参谋部内,人员不断地进进出出,各种消息也不断的朝这里汇总着。人们希望能过各种蛛丝蚂迹分析出皇太极这突然求和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么样的目的。
而在楚钟南的办公室里,小北荒的一干军事要员也差不多都集中到了一起,尤其是以第四方面军的军官们最为集中。甚至一直在建州左卫组织冬季骚扰攻势地刘黑子也从图们要塞那边跑了回来。盖因为,满清求和的事情实在是太过惊人了。
“根据我们的分析,皇太极性格坚韧,不可能因为目前的压力就放弃跟大明作对,突然放言求和,估计是有什么大规模的计划要实施。”辽东情报处负责人,那名一直没有名字的黑衫青年拿着一份文件向众人说道。
“这还用说?那些鞑子向来就是倒人不倒架,让他们服软儿,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这要是没鬼才怪了。”尚可喜大大咧咧地说道。
“预测一下,如果你们是皇太极,这次求和,会有什么目的?”沃尔姆斯突然向众人问道。
“我能有什么目的?东边被咱们逼的紧了,西边就求着松快松快呗!”刘黑子说道。自从义州之战逼死代善,逼降德格类和岳托之后,他就一直负责建州左卫的防务,大任在肩,军权在握,早就已经不是以前地样。不过,在这间办公室里,他依然还是排在小字辈,倒也没必要端着什么架子。
“据我们的消息,这一年满清的粮食供应非常吃紧,尤其是张家口的八大商家被卢象升覆灭之后,他们更失去了跟关内的许多联系。皇太极会会是想通过求和,让大明跟他们重新开通贸易?”黑衫青年问道。
“或许有这个可能。
可是,大明吃鞑子地亏吃大发了,会遂了他的愿?”孔有德反问道。
“现在我们还不知道皇太极会拿出什么条件向大明求和。不过,大明对阵鞑子屡战屡败,频频失地,他如果拿出一些城池或者寨子来,或许,大明会跟他谈。毕竟,‘收复失地’这一项大功即便是放到皇帝地脑袋上,也是蛮光彩的。”刘采青说道。
“有道理。洪承畴、卢象升打压得李自成等人狼狈不堪,如今,大明朝廷应该能抽出点儿精神看顾看顾东北了。”耿仲明插嘴道。
“我不明白你们想这么多做什么。依我看,既然要这么丢脸地主动求和,皇太极肯定会有目的。他地这个目的,也肯定跟他目前的处境有关。不能改变他现在艰难的处境,他为什么还要求和?”红胡子安德森看看众人,一副睥睨天下的模样。不过有此可惜的是,他的表现在场没有一个人看在眼里。众人都顶多只是瞄了他这个素来喜欢暴力,却因为人到中年而力量日渐消退,甚至还留起了将军肚,已经被军中不少尖兵收拾了不知多少遍,却还是整天一副找揍模样的家伙一眼,然后,就都别过了头去。
“喂,你们有没有在听我的话?”安德森有些恼羞成怒地叫道。
“闭嘴。蠢货!”出身瑞典的米亚盖伊瞪了安德森一眼,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