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谁人不知西山待遇好,去了就管饱。 一天两顿,全是干饭,这他妈比军营伙食都好。 在剔除老弱病残以后,壮劳力全部被打法上了猫儿山,开挖! 竹筐、簸箕、竹篮、锄头、铁铲...凡是能用的上的工具,都用来挖煤。 牛车、驴车、退役的马车,一辆辆开始往下运。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没有机械全部靠人力的时代,出的就是力气。 运输工具稀缺,尽管程处亮一再抬高价,可是弄回来的牛车还是不够。 只好用人力运,一个人被这一筐石炭到琉璃厂,一趟100文。 牛是农耕工具,价格再高许多百姓也舍不得卖,因为要用来耕田。 再者,买牛也挺麻烦的一件事,需要衙门开具证明。 无奈之下,只能靠人力了。 靠挖煤炭赚的钱,程处亮直接看不上。 他的最终目的是制造玻璃! 但是玻璃可不是凭空就能造出来的。 程处亮没有这方面专业知识,单是他知道怎么配比。 也仅仅是大概比例。 对于生活中的事,败家子容易健忘,但是对于看过的书,他还是记忆犹新。 他记得玻璃原料大概配比,可是如何让玻璃成型,他是不知道的。 只知道有种什么吹塑法,这个比较简单,但仅限于做一些小的物事,比如装饰品之类的小玩意儿。 但是如何让大块玻璃成型,程处亮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的。 管他呢,即便先不做门窗玻璃,也得把眼镜做出来。 当然以现在的技术,做出合适屈光度度数的眼镜显然不现实。 只能有个大体估值,到底能不能成功,程处亮心里是没有底的。 最好的是浮法玻璃,其实很简单,就是将融化好的玻璃溶液倒入锡液中,玻璃溶液会漂浮在锡液上,冷却淬火后做出来的玻璃平整,没有水波纹。 重要的,产量大。 锡壶之类的器皿比比皆是,但是浮法玻璃不是这么简单就做出来的,虽然产量巨大,省时省力,程处亮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来,他自己都不懂具体操作,更别说这个时代的人了。 第(2/3)页